本文原刊於《閱讀的島》,2022年白露。
「書確實就是一個夕陽產業。」這是今年三月初,一篇關於溫羅汀生活圈的報導末尾,某位房仲業者的發言。報導提到溫羅汀這兩年因為建商積極推動都更,加速造成書店歇業或遷離。商圈轉型是城市發展的自然現象,不過由於書店的獲利結構本就較為脆弱,原本就不大的市場規模又連年萎縮,只要任何不利的條件增加便可能對書店造成致命性的影響,這一點想必所有從業人員的感受都相當深刻。
自2020年蔓延的武漢肺炎疫情,至今已席捲全球超過兩年半。回顧歷史,每一次疫病的大流行幾乎都只能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病人死去,如今拜科學進步之賜,雖然仍有至少一千五百萬人不幸離世,在許多人的努力下,短時間內已經對病毒有相當的了解,並開發出疫苗。但正是在這個資訊零時差的時代,瘟疫對實體零售造成顯著的衝擊,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不可逆」的:由於必須足不出戶,更多人試著採用網路購物,無論是註冊新的帳號,或者增加購買的頻次和種類,一旦體驗過「只要下單,商品就能送到家門口」的便利,消費習慣的移轉似乎是理所當然。
以台灣而言,過去只要疫情相對緊繃,實體賣場的人流就會明顯下降。幾個高峰期分別是疫情初爆發的2020年春節後到四月、2021年五至七月實施三級警戒,以及今年四月後正式進入大規模社區感染,到七月緩步回穩。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候,零售、餐飲業幾乎門可羅雀,必須以縮短甚至暫停營業時間因應,假設週轉金不夠餘裕,直接結束營業者亦所在多有,絕非書店獨自遭遇的危機。不過與其他零售業相比,實體書店的狀況或許確實更困難一點。
餐飲除了外送平台能彌補一些缺口,台灣興盛的外食習慣也會縮短疫情衝擊的時間,更何況人不能不吃飯。而其他零售業無論是獨資或連鎖,大多數都有較高的資本額,除了建立網路銷售社群/平台的經驗相對豐富,供應鏈亦較單純。上述優勢書店幾乎全都不具備。書籍的種類繁多而毫無替代性,讓圖書銷售無論如何都無法化繁為簡。
雖然愛書者如你我,都認為書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但是在這個社會中具有購書習慣的人確實比例不高,書店原本就不在他們的日常消費範圍內,頂多是偶一為之的休閒,與吃飯的需求相比可謂天差地遠。我聽/看過不只一位書店經營者表示,讀者(多半是年紀較輕的人)進到店裡後東張西望,看著滿牆的書疑惑地問:「這裡是賣什麼的?」我們的教育,一直都沒有真正把「閱讀」融入生活範圍之中。
就算視文化財為至高價值的法國,也在疫情期間出現信心危機。2021年法國實行第二次封城措施時,政府明令僅限銷售生活必需品的店家營業,因而引起書商大規模抗議。我無意在此追究「生活必需品」的哲學意義,但關於書店在人面對重大變故時的心理價值,我們已經讀過太多故事:從《重生的書店》講述三一一大地震後居民與書店之間的連結,到烏克蘭女生Yaroslava Antipina今年四月中曾在社群上發文說自己看到一間書店在營運幾乎感動落淚,無一不說明書店的存在意義。
美國在這波疫情中亦是災情慘重,死亡人數比任何一次戰爭的損失都還要多。但如同《書本也參戰》勾勒出美國人是如何在戰亂中從文字獲得力量,書在這場瘟疫中再次成為重要的撫慰。兩則報導指出,許多美國人在疫情期間恢復購買紙本書的習慣,紙本書近兩年銷售連續成長達百分之十左右。美國書商協會的相關調查中,大部分的書店都表示業績較2020年成長。甚至也有人因疫情反思人生規劃,運用紓困貸款或群眾募資開設獨立書店,美國書商協會的成員在這兩年增加了三百多位。
美國人除了在能出門的時候選擇於獨立書店消費,疫情初期成立的Bookshop.org也在這段期間為獨立書店帶來新的契機。Bookshop.org是一個獨立書店的聯合銷售平台,目前成員超過一千三百家,以美國的書店為主,也有英國書店,網站首頁是包括暢銷榜、文學獎項等推薦書單,點選右上角的「選擇書店」,便可搜尋或根據地理位置挑選想消費的書店,再從書店提供的品項中下單。今年初一篇專訪創辦人Andy Hunter的文章中,他提到Bookshop.org的營收已達兩千一百萬美元,並與超過五萬家出版商、組織或個人往來。他認為這個網站之所以行得通的原因,在於善於利用微型市場的力量:在這五萬大軍中,無論是只有一百個聽眾的podcaster,或是區區兩千位居民的小鎮書店,如果每個人都能帶來一百名客戶,數量就極其驚人。
雖然也有書商提出這種聯合銷售平台也可能造成排擠效應(確實,當這個網站已經成為搜尋獨立書店的主要入口時,如果沒有加入,勢必相對減少曝光度和銷售機會),但在市場愈分愈細、大眾消費習慣改變、大通路強勢低價傾銷時,小型商家藉由結盟擴大影響力,確實是個不錯的嘗試。
另一方面,大型通路在疫情期間也不好過,誠品在2021年三級警戒期間暫停絕大多數店面的新書進貨以減少庫存壓力,對出版社造成巨大影響。雖然許多人的消費習慣從實體轉移至網路,但是以書店產業而言,這個轉移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有一部分銷售就此消失。且受到疫情的不確定性影響,連鎖書店的銷售一直都無法回到2020年之前的水準,即使這些通路都有自己的網路商城亦然。網路通路更廝殺慘烈,momo靠著以低毛利(甚至負毛利)換取市占率的策略,將圖書納為其多樣性商品的一角,其資本自然不是其他以圖書銷售起家的通路可以比擬,折扣的損耗幾乎談到不想再談,在這片焦土上,小書店的機會會在哪裡呢?
現在網路通路幾乎都有自家的App,就算以網頁瀏覽,也是手機的使用率多過電腦。為了因應消費者習慣的改變,網頁設計都調整成以主動搜尋的便利性優先,首頁能看見的商品數量大幅減少,而且在呈現的比例上至少有一半是百貨用品。這種變化伴隨而來的現象之一,是新書訊息很難在第一時間讓讀者不經意接觸到。首頁固然有橫幅版面,能容納的文宣數量相當有限,因而唯有熟稔介面的使用者(至少要熟悉該通路的分類方式)才能「逛」網路書店,否則只會進行「搜尋—點擊—購買」的動作。早年網路書店標榜的「長尾效應」(因為不像實體書店有空間限制,能夠「陳列」更多品項、帶動舊書銷售),在這種主動搜尋模式,以及出版社愈來愈快讓書籍絕版等因素交錯下,似乎已不復存在。原本就受限於空間的連鎖書店,又在營收考量下不斷調整藏書比例與種類,要在一個書櫃上看見漂亮、完整的基本書目,難度也愈來愈高了。
今年我有機會和不同的書店合作,在這過程中,我再次感受到台灣的小書店創意是沒話說的。編輯請我在文章中談疫後的書店將如何轉向,但從風格獨具的硬體設計,到為了減少虧損努力發展出各種營運模式,都是書店從未歇止過的嘗試。而在這一切之上,一家書店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將「內容」傳達給讀者,書店既是開門做生意,傳達的成功與否,端看讀者是否願意掏錢而定。
這似乎有些老生常談,甚至所謂「對書的理解」,在很多人眼中看來,也只是過時、無意義的堅持。但我期待這種理解不只是「很懂書」,更重要的是能詮釋這份理解,並讓讀者產生共感。就像書介人人會寫,但如何寫出讓人想購買的文字又是另一回事。空間雖小,但能讓整間店的商品結構層次豐富且均衡,每個書架都是策展;競爭不了暢銷書目,或許藉由多元管道引進在一般通路中較少見的書種,讓特色不只在空間、在風格上,更在內容裡,讓讀者重拾與知識相遇的驚喜。小書店的靈活性是眾多可能的關鍵,但背後也需要強大的商品知識──如果根本不知道有某本書的存在,又要如何找到它呢?
當然,說的比做的容易太多──君不見許多小書店在社群上分享書訊,帶動的卻是大通路的銷售?但如果真要討論未來書店的模樣,我的想像是「社區書店」一詞或許應該重新定義:未來的社區指的不再是單純的地緣位置,而是在全世界找到一群(僅需要一小群)與自己的書店聲息相通的人,不只是單方面的傳達,而是雙向溝通。如何找到這群人,正是我們不斷尋求的解答。此道多歧,但夕陽即使近黃昏,睡飽一覺之後,明天不又是無限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