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產業百事哀

我沒打算花很多時間討論這件事,因為顯然沒用。

一過完年,邊譜書店的臉書就發了一篇就連業內人士也得花上好些時間才能理解的長文,控訴經銷商單方面發布聲明,要求通路將文化部即將上路的免稅優惠「雨露均霑」。說實話,通路出身的我的確沒想到會有這個發展,總覺得免營業稅後多出來的5%應該直接回饋給書店,畢竟會有這個雞肋政策,也是小通路長期受限於嚴苛的進貨條件而來,至少我以為如此。

但,完全靠圖書批發維生的經銷商,既無法像出版社多元化發展內容商品,也無法(?)像書店拓展銷售業種,在近年大幅下滑的圖書市場中「薄利」無法「多銷」,生存早就岌岌可危,倒閉更非新聞。根據新聞,他們在年前便擬定相關聲明(是否「聯合」發表則不確定,也許是互相溝通好然後各自發布吧),要求將進貨條件從內含改為外加。我不想在數字上打轉,總之就我了解,對書店而言,「目前」實際支付款項並不會發生改變,此爭議最終原因還是進貨條件的不平等。

眾所周知,供應商通常會將通路分為不同等級:連鎖書店、網路書店、特殊通路(例如大賣場)、獨立書店等,進貨量愈大的條件愈好,非屬傳統書店定義的「特殊通路」甚至可拿到五二折之類的條件(我的資訊較舊,如有誤還請不吝告知)。以我不算長的直接談判經驗(2012.09–2013.03),各家廠商提供條件不一,這幾乎可說是所有問題的根源。我自己就遇過七折/六五折/六折,稅外加或稅內含都有,比較低的進折通常來自不透過供應商,直接往來的出版社。有些廠商另外會設定最低出貨門檻,例如數千元或多少本以上才出貨。

銷售力強的通路較有本錢「談判」(但你也不要以為他們過得很好),拿不到好條件的書店,趁大通路六六折優惠時直接下單進貨更早已不是新聞(容我再提醒一次,發明六六折這招的人叫做張天立,財力雄厚的富邦momo則青出於藍)。若以資本市場的角度而言,這些規則再合理也不過,如果因為條件嚴苛而無法生存,那也是自由競爭的結果,全世界都是這樣大者恆大。偏偏「書」這種商品,乘載文化與知識的使命感就是比別種商品強很多,也因此一直處在爭議狀態裡。

近日的討論,逼得文化部臨時召開協調會,但二月二十五日的會議上,產業協會、出版社、書店都出席了,關鍵的經銷商卻全數缺席,會議形同虛設。文化部仍舊擺出一副不介入商業機制的不沾鍋姿態,自始至終不敢改革折扣陋習,是讓我最無法接受的。這篇〈3月起圖書免稅 5%歸誰還要喬〉的報導,除敘述現況外,更能從文字底下讀出台灣出版產業的困境。部分書店完全無法認同經銷商之作為(有可能是同業的人在我的相關臉書發文寫下氣憤難當的留言),出版社則覺得通路總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長年缺乏互信,又怎可能解決問題?

在討論出版市場時我通常會以音樂產業為思考點,「唱片行」這三個字光寫出來就已經很「復古」了,「書店」什麼時候會走到這一步,變成僅有少數幾間特色店舖留存、顧客偶一「朝聖」的儀式空間?我通常寧可對產業保持樂觀,並試圖鼓勵在這一行裡的人一起尋求面對改變的方法,但這次的免稅爭議儘管不會產生立即的傷害(也可以說傷害一直在持續),但愈想就愈覺得再樂觀都無法相信出版業還有明天、還有可能改變。我試圖理清這種似曾相識的情境到底該如何形容,一句不甚恰當卻又貼切的俗語浮現腦中: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讓我想到三不五時可見媒體出現「書店終將消失」的評論(這些評論者一年讀多少書?),忽略這一切的根本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台灣人長年因傳統升學認知排斥「閱讀」,家庭教育僵化;無法認清紙本書與電子書根本不是競爭而是共存關係(紙本書讀者成天感嘆「電子書缺乏溫度」,電子書讀者口口聲聲「紙本書早已過時」,我只想問,另一種載體礙著你了嗎?互相排斥有什麼好處?還是我該說:省省吧,有聲書的時代來了?),或是幾位大老三不五時寫篇文章、接受採訪、辦個講座,為業內人士灌注一點雞湯,然後呢?諸如此類的高見對產業毫無幫助。當然,在這裡打字的我也對產業毫無幫助,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要去哪裡、做什麼,才能使上力。

如果產業欣欣向榮,上下游各環節便不會因為泥菩薩過江而毫無轉圜餘地,在台灣經濟一片大好的榮景中,誰要關注這個整年加起來不到兩百億的產業?我不想強調書店、出版有什麼特別高尚之處,但在缺乏輔導與資源(補助或免稅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狀態下,被動轉型早已展開,可以預見在未來五到十年間,台灣出版及通路將呈現更極化的發展,若沒做好隨時砍掉重練的準備,還是那句話,盡早轉行吧。

(本文謝絕媒體轉載。)

返回頂端